內容來自sina新聞

地方政府何必急著給"轉軌"的樓市"搭把手"

  松綁限購、松綁限貸、松綁首付......面對房地產持續萎靡,樓市拐點若隱若現,自4月底以來,已有南寧、無錫、銅陵等多個國內二三線城市邁出瞭給樓市調控政策"松綁"的步子。再不濟,還有購房落戶這樣的福利來誘惑購房者。

  如此迫不及待地催人入"市",不論是被市場解讀為"救市",還是被地方政府稱之為"惠政",出臺房地產新政,與其市場表現不房貸信貸利率華南銀行信用貸款銀行不察配偶貸款全省皆可處理無關系。今年以來,全國多個城市樓市銷售困局早先已有顯現,進入5月,樓市在傳統的銷售旺季中更是繼續遇冷。而在當下,不知道還有多少城市正在進行著相應的政策儲備,隨時準備著要跟進?

  回顧房地產行業多年來的發展,或許從來沒有一個行業像房地產行業這樣備受政府的"寵愛",過熱時上"退燒藥",虛寒時就要用"溫補藥"。對於一些高度依賴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而言,樓市的風吹草動,他們比開發商們更加著急,也已成瞭慣性思維,管不住這隻"手"癢癢。

  誠如網友調侃之言:"你救與不救,房子都空在那裡。""房價跌與不跌,我幹癟的錢包都在這裡。"當市場形成長期預期後,來之匆匆的短期刺激政策並不能扭轉趨勢。市場自有繁榮和衰退的運轉周期,房地產行業早已過瞭躁動的年紀瞭,"從高位向下行""供求關系再平衡""價格波動",背後是按照市場化運行的軌跡,也是市場必然要去面對的風險。

  房價下行,一些火急火燎給"轉軌"樓市"搭把手"的地方政府更應該台南新市房貸信用貸款房貸看到,即使再大力度再強意志地幹預,也隻是將周期延長,而不能消滅周期。扶得瞭一時,卻是扶不來一個健康發展的房地產行業的。

  市場不是停滯的,對房地產行業而言,或許現在同樣也是逐步回歸市場理性的"拐點",而在這個過程中,定會有一部分房地產企業因為不適應市場而出局。政府理當扮演的角色及其著力之點,應該是清楚的,難道我們還隻會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成熟點,更多地傾聽市場的聲音。樓市健康發展應該建立長效機制,一些地方政府暫時出手效果有限。著眼於長遠,應當更多考慮在規劃上適當出手,讓不符合市場規律的權宜之計退出歷史舞臺的同時,更要及時跟上中長期制度建設,懂得讓市場自己決定價格走向和資源流向。

新聞來源http://qd.house.sina.com.cn/news/2014-05-12/08002725823.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ulin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